Day 02 - 0527AM - 石林 天色 : 灰/淺藍/藍
石林也是來雲南必遊的景區之一
以前還不懂地質之前
這一大片石林叫做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是德語“karst”一詞的譯音。
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區名稱。
十九世紀末,南斯拉夫學者斯威奇(cvijic)對那裡奇形怪狀的石灰岩地形進行了研究,
並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現象》一文中將該地貌命名為“喀斯特”。
此後“喀斯特”一詞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地學專門術語。
在中國,“喀斯特”的同義詞是“岩溶”。
因此,石林也同時被稱為岩溶地貌。
對於石林的欣賞
僅在於它的外觀形象或組合結構上的想像
並無法深入的理解它在自然中生命的演化
與歷經大環境的巨變之後
才展現出今日的精采
開始慢慢對地質有一點點的粗淺認識後
再次站到石林前,還是矇懂
面對這樣碩大遙遠歲月的群組,怎能不困惑呢!
從古生代的海洋,石灰岩的沉積堆疊出最原始的雛形
經歷地殼的抬升運動震憾,水流的切割溶蝕,
再經過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積的覆蓋後
加上後來多次的抬升與剝蝕
億萬年的嚴厲淬鍊,獨特的地質氣候、水文條件下
眼前展現的層峰交疊、層次分明的石林
是比恐龍更早更真實的傳說.....
一早來到石林時整個天空的顏色
幾乎與所有石柱的灰連成一片灰濛濛
這是在有陽光下所呈現出來的色調!
今日難得一見的陽光,美!
真不懂為什麼就是有人喜歡在這麼美的石柱上
刻上"天下第一奇觀"...之類的字呢?
偉大有時是一種更謙卑的佇立與靜默
<<小石林景區>>
喜歡看自然的風景
也喜歡觀察人世間的樣貌
石林景區中一進去就有人趨前問你:
要不要租一套阿詩瑪的傳統服飾穿著拍照留念
雖然是小生意但也夠辛苦的
而且大部分都是女人(可能是幫客人換穿衣服較方便)
那她們忙著招呼客人,一邊還要兼顧小孩
看那背起熟睡嬰孩的堅毅身影
竟讓我想起媽媽在我們小時後
也曾如此操勞辛苦過...
看著看著竟感到有點不捨和心疼
彛族撒尼族的歌舞
石林景區附近種植著楊梅
碰上是楊梅盛產的季節
到處都賣著
買上二藍放在車子
吃個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