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花
看見月桃花開就會知道端午節近了
記得去年到恆春的時候
路上遇到有人採了很多月桃的葉子
一問之下才知要用來包「粿粽」
啊!現在居然還有人在做
那有著月桃特殊香味的「粿粽」
是一種令人懷念的滋味
在溫室後側旁的枯木堆
梅雨過後又一片生趣盎然
雖然我對真菌類的菇菇認識有限
但只要經過這裡總會習慣性的彎下身子
探尋那想要窺看世界的小小生命
↑ 香楠的果實
↑紅紋鳳蝶的蛹
以為停車場旁的港口馬兜鈴枯死了
今年再也很難看到紅紋鳳蝶
原來牠只是逐港口馬兜鈴而居而已
現在搬到售票亭旁了
↑風箱樹01
↑風箱樹
一直到今天才發現植物園前面的水池裡
也有一棵水芭樂〈風箱樹〉
現在正開著花
↑台灣梵尼蘭01
↑梵尼蘭02
↑台灣梵尼蘭03
上個月霧峰組的伙伴告訴我
桐林的梵尼蘭開花了
當我前往的時候
只剩二朵已凋謝的花
為此還感覺有點小失望
沒想到植物園溫室種植多年的梵尼蘭
現在也開花了
喜出望外呀
台灣梵尼蘭,是台灣原生蘭,許多人看到它都不會認為它是蘭科植物,
因為它的外觀跟爬藤植物相似,在台灣人的刻版印象中,的確難與蘭花連結起來。
分布於全台海拔約 1,200 公尺 以下原始林、竹林、溪邊林緣。
幼時誕生於地面上,生長期間才慢慢攀附於樹幹上。
↑草莓番石榴
葉子長得像榕樹
果實又像番石榴
到底是榕樹?還是番石榴?
哈!哈!它叫草莓番石榴
神奇吧!難不成是草莓口味的番石榴
↑ 異花蔓陀蘿
這不是青辣椒啊
這吃了可是會要人命的異花蔓陀蘿果實
↑ 砲彈樹花果
↑ 榕樹的落葉 〈黃色〉, 土沉香的落葉〈紅色〉
遠遠的望向水池邊那裡怎麼會有一片焉紅
前去查看原來是榕樹的落葉
心裡有點納悶
在初夏季節讓榕樹變紅的原因是什麼?
《正解》
那一片焉紅ㄉ植物是土沉香是也!
土沉香 〈大戟科 ( Euphorbiaceae )土沉香屬(Excoecaria)〉
半落葉性喬木,含有乳液,具刺激性,沾觸皮膚引起紅腫,誤入眼睛,
其害尤大,故英名為 Blinding Tree 。木材燃燒發出之沉香味,
可為沉香代用品,故名土沉香。葉形似榕樹,易被誤認為榕樹。
大鵬灣∕夏季到大鵬灣賞楓紅 有沒搞錯?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初夏季節的屏東縣大鵬灣,天氣早已展現濃濃暑意,此時一片綠意的大鵬灣潟湖周邊和魚塭,竟然出現小片或零星的紅葉植物,遊人乍看多以為是植物枯死落葉的前兆,細看植株卻不見枯乾,而是葉片自然轉黃變紅,並形成小片的楓紅。
這潟湖水岸的楓紅美景,常出現在紅樹林區,原來它是族群逐漸稀少的土沈香,因為常與紅樹林植物共存,被稱為是紅樹林伴生植物,除了土沈香,還有冬青菊、黃槿、鹼蓬、蘆葦、濱水菜、台灣濱藜等。土沈香正是形成夏日紅葉美景的主角,屬於大戟科半落葉小喬木,台灣多見於南部地區的海岸林和沿海溪流附近。
土沈香為耐鹽的紅樹林植物,又稱「「水賊仔」或「海漆」,橢圓形葉片像榕樹,花開有香氣,白色樹液具有刺激性,沾到皮膚會紅腫,沾到眼睛可能失明,印度人因此稱它「瞎眼樹」,因燃燒時有沉香氣味,可做沉香代用品而得名。在物質不豐的年代,大鵬灣周邊聚落孩童拿其乳汁當橡皮擦,而稱它是「水擦仔」。
它最特別的地方,不是乳汁能當橡皮擦,而是綠色的葉片在春夏季節會變紅,成片生長在水岸的土沈香紅葉,營造出夏季南台灣獨特的楓紅美景。土沈香通常在5、6月間綠葉逐漸轉成橘紅或大紅色,落葉以後開出具有香氣的花朵。
↑ 香文殊蘭 石蒜科
忘了這一棵花開這麼美的植物
叫什麼名字?
知道的人快告訴我吧!
《後記》
在看這棵植物的時候,心想奇怪了,一天會來十回的許阿姨。
今天真的有問題要找她,卻不見人影,
哈!她也有讓我逮到不來的時候,應該打個電話查一下勤。
因為答應同學要分享梵尼蘭的照片,
所以就趕緊將因冬眠快要荒廢的部落格,快快動土耕作PO文。
沒想到po完之後,晚上就接到許阿姨的Call in,
啊!原來她那天也有去植物園找我,只是陰錯陽差的沒見著。
於是就請她幫忙做這個功課,不小心害她因此忙了一整天。
第二天晚上答案揭曉 ─ 香文殊蘭 石蒜科。
也不是在野外常見的那種文殊蘭喔!
其實我第一眼看到它時,想到的是「亞馬遜百合」,
不過植株與花朵跟印象中的差太多了,排除!
香文殊蘭也可稱為香殊蘭,外來種,原產於南非,除了白色的之外,也有其他的顏色.
除了找到這個答案外,連榕樹紅葉的原因也一併水落石出,
啊!那又是個美麗的錯誤,原來是土沉香的落葉,不是白榕。
那天早上還撿了一片紅色的落葉,到處問人ㄋ。
下次要找對人問,才不會「出槌」鬧笑話 ~ ~
這次謝謝啊姨以及植物園的伙伴們。
不好意思,讓你們小忙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