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以來,陽光露臉的日子不多
灰冷的天空,凜冽的小刀風,厚重的外套.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的冷也特別的長
但是日子還是要有溫度的過下去呀~
早上值勤走過植物園的水池邊
早已是這裡長久住戶的小白鷺與夜鷺
居然在水池邊洗起日光浴來
實在太難得也太有趣了
不過待我衝去拿相機出來
洗澡的精采畫面已結束
只見二隻鳥背對背若有所思狀...
旋即迅速小白鷺飛起降下
在我眼睛還沒反應過來時
只見牠嘴裡已叼著一條小魚
原來是早餐時間啊~
剛才那條小魚可能太小了
還要繼續努力捕第二條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看到了~ Action~
飛起 盤旋~
空中漫步~ 俯衝
你看看! 第二條肥滋滋的魚兒
"嘴"到擒來
喔~這條確實有點大條
轉好魚頭方向
一鼓作氣咕嚕吞下
嗯~肚子有像有點食物的感覺~
冬天比較需要耗費體脂肪,繼續努力
喔喔, 快速衝刺
這條魚躲進蓮葉底下去了~
咦!出來了
進攻
哼~狡猾的傢伙
讓你給逃掉了~
第二次進攻
又給牠溜走了~ 懊惱中
看你往那裏逃~
成功抓到第三條魚了
早餐終於吃飽了
理理毛,梳妝打扮一下
早餐結束了,到岸邊休息去~
吼~小白鷺已連吃三條魚到岸邊納涼了
可憐我是暗光鳥(夜鷺),在白天工作真的有點違背本性
一直處於精神不濟的恍惚中....
我沒有小白鷺的長嘴長腳
在水中捕魚還真不是我的強項咧
釣魚才是我的看家本領
看來還是上岸找些果子來當"魚餌"吧
不然早上就要餓肚子囉~
<<<小檔案>>>
夜鷺(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
又名灰窪子、夜窪子、星雁、暗光鳥仔,
生態環境
夜鷺是一種很聰明的鳥類,會用{魚餌} 釣魚 。捕魚時,夜鷺會先把野果扔在水裡,然後在岸上等待。一旦發現獵物,牠就會迅速的衝入水中,飽餐一頓。
食物
夜鷺主要取食蛙類、小魚、蝦等水生動物,偶爾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受到驚嚇的夜鷺會把吃進去的食物嘔吐出來,經消化或未經消化的食物腥臭不堪,以此作為防衛,也可以從中得到研究夜鷺食性的線索。
特徵
夜鷺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體長約40厘米至65厘米,頭頂、枕部上背為略帶金屬光澤的深藍灰色,上體其餘部分和雙翅為端莊的暗灰色,眉紋寬闊呈白色並在額前相連,下體為略帶乳黃色的白色。頭頂生有兩到三根細長的白色蓑羽,在深藍灰色上體的映襯下很醒目,這兩三條蓑羽隨頭部運動而搖擺很好看。虹膜血紅色,喙黑色足黃色。幼鳥體長與成鳥相當,上體灰褐色,雜以不長的棕色縱斑,翅上有星星點點分布的白色斑點系羽梢的白色端斑所形成的;下體近白色密布褐色細縱紋,喙黑色腳黃綠色。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C%E9%B9%AD
小白鷺
目名: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鷺科(Aredeidae)
學名:Egretta garzetta
英文名:Little Egret
形態:全身白色。嘴、腳黑色,趾黃綠色。繁殖羽:眼先紅色。後頭有2根長飾羽,背、前頸下部亦有長飾羽(繁殖期眼先粉紅色)。非繁殖羽:無飾羽。偶於飛行時發出似「嘎-嘎-」之沙啞喉音。
生態: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口、沙洲地帶,部分於冬季會南遷。性群棲,覓食時,常以腳探入水中擾動後捕食驚嚇中之魚。於繁殖期與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及木麻黃等樹上。
資料來源:http://wagner.zo.ntu.edu.tw/guandu/bird/species/%E5%B0%8F%E7%99%BD%E9%B7%BA.htm
攝於: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2013/12/29